女人患妇科疾病可用膏方治疗

【女人患妇科疾病可用膏方治疗】

女人患妇科疾病可用膏方治疗

文章插图
女人患妇科疾病可用膏方治疗
女人患妇科疾病可用膏方治疗
根据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,可以将其概括为“经、孕、产、乳”,病理状态下即为月经病、带下病、妊娠病、产后病及其他杂病 。妇科膏方有自己的独特性,且妇科疾病复杂多变,使用膏方之前需要医生详细观察病情 , 明确诊断 , 综合各方情况之后 , 对症下药,才能有效 。但不得不承认,膏方在月经并带下并产后并盆腔炎、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确实有奇效 。
妊娠病
在妊娠病中,膏方尤其擅长治疗滑胎,也就是习惯性流产 。中医学认为 , 肾藏精而为气血之始,是生殖之根;脾主健运而为气血生化之源,为后天之本 。习惯性流产主要是由于内外因素导致人体气血亏虚,肾气不固 , 内热伤胎,治疗需以补虚论治,以肾为核心 。其治疗的步骤 , 强调孕前的预防性治疗和怀孕后辨证论治相结合 。中药如八珍汤气血双补;杞子、菟丝子、五味子、覆盆子等填精、补髓、益肾 , 尤能调经种子 。总之,在补肾为治疗原则的基础上,根据孕妇的体质 , 或温肾健脾,或疏调气血,对滑胎的保胎防漏有很好的效果 。
带下病
带下病即白带异常,中医认为女性带下病者 , 多因脾肾亏虚,带脉失约,湿热之邪下注所致 。性生活过度、饮酒过多等导致亢奋,气血就会暗耗,气血不足不能化经水,就容易产生带下病,如果再遇上脾胃不和、肝气郁结、湿热侵袭,带下病就会愈加严重 。这个时候运用膏方,需要大补脾胃之气 , 佐以疏肝之品 , 脾气健则湿气消,白带分泌不正常的毛病就可治愈 。膏方中常用的中药如蒲公英、红藤、丹皮、黄柏可清热化湿 , 椿根皮、芡实、莲须、金樱子可固涩止带,覆盆子、石楠叶、桑寄生、川断可以温补肾阳,杞子、女贞子、桑椹子可以滋补肾阴 。
月经病
中医认为 , 女性月经不调多因机体气血不足 , 气机紊乱导致 。肾为先天之本,“经水出诸肾”,月经的产生和调节以肾为主导,调经亦以补肾为重要治法 。补肾以填补精血、补益肾气为主,使阴生阳长,阴平阳秘,精血俱旺 。因此,月经病在处膏方时要安五脏,调补气血,气机顺畅,血海才能按时满溢,月经才会正常 。熟地、杞子、桑椹子、金樱子、制黄精等中药对滋补肝肾有很好的效果;香附、川楝子等常用于理气解郁;山药、扁豆、炒谷麦芽、白术等则起到补益脾气的作用 。
盆腔炎
盆腔炎症多由湿热实证引起 , 属于慢性疾病 , 需要慢慢调养 。对于慢性盆腔炎,膏方有一定的疗效,治疗时以参芪等益气,辅以川楝子、陈皮、延胡索等调气,红藤、蒲公英、地丁草祛其邪,巴戟天、仙灵脾、桑寄生等补肾,茯苓、白术、米仁等利湿 , 黄柏、丹皮、泽泻等清热 , 扶正祛邪 , 气血同补,病邪自去,肝肾充足,则可痊愈 。
产后病
妇女产后,气血损耗,又要哺乳,更加消耗气血 。产后运用膏方调理是很适合的 。但是产后膏方调理不能一味补虚,必须要根据病症自身特点 , 辨证论治 。膏方选药时必须顾护气血 。遵从开郁勿过于耗散,消导必兼扶脾,祛寒勿过于温燥,清热勿过于苦寒的原则 。同时谨记产后三禁:禁峻下、禁通利小便、禁大汗 。药多选生地、女贞子、当归、白芍、龙眼肉、首乌等滋养阴血;太子参、白术、茯苓等健脾和胃;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等活血化瘀 。
更年期综合征
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多为肝肾阴虚,阴阳失衡所致,用膏方滋补 , 平调阴阳,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。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,主要以潮热汗出、失眠健忘、烦躁易怒等为主要表现 。治疗上偏阴虚者宜补益肝肾,偏阳虚者应补其肾阳,方药如山茱萸、熟地、杞子、女贞子、龟甲等益肾填精;巴戟天、仙灵脾、鹿角偏温肾助阳;心肾不交者予黄芩、山栀泻火,白芍、阿胶交通心肾 。合理用药,才能达到平衡阴阳之功 , 帮助患者安度围绝经期 。
需要提醒的是,膏方虽然可以调治许多妇科慢性疾病,效果明显,但是要注意服用方法,经期、感冒、腹泻、食欲不振时都不宜服用 。此外 , 膏方需要长期服用 , 进补需平和而不能太补,药味剂量要适度,恰如其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