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治鼠疫的知识分享 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

2022年7月19日 , 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(腺鼠疫)病例 。目前 , 当地人民政府已启动四级应急响应 , 相关地区和单位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 , 全面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。
一、暑期旅行 , 我们怎样防范鼠疫?
(一)外出旅游尤其是前往草原时 , 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 , 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旱獭 , 不要在鼠或旱獭的洞口周围坐卧停留 。做好防蚤叮咬 , 通过使用驱避剂、减少躯体暴露 , 避免被蚤叮咬 。不私自捕猎、食用野生动物 。

防治鼠疫的知识分享 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

文章插图
(二)良好的个人习惯 , 是做好各种传染病包括鼠疫防护最有效的措施 。如勤洗手 , 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 , 去医疗机构或个人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等 。
【防治鼠疫的知识分享 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】(三)如果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 , 可以进行自我观察 , 或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请 , 取得专业指导 , 一旦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。
二、什么是鼠疫?
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 , 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 , 并能引起人间流行 。鼠疫传染性强、传播速度快、病死率高 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将鼠疫规定为甲类传染病 。
三、鼠疫是怎么传播的?
(一)传染源
1.鼠疫染疫动物 。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 , 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鼠类、旱獭等 。
2.鼠疫患者 。主要是肺鼠疫患者 , 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 。败血型鼠疫、腺肿发生破溃的腺鼠疫患者等也可作为传染源 。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 。
(二)传播途径
鼠疫可以经媒介传播、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。
1.媒介传播: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 , 蚤叮咬带病菌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 , 再叮咬人时引起感染 。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 。
2.接触传播:少数病人是因捕猎、宰杀、剥食患病动物的皮、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、脓液、血液 , 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鼠疫病菌 。
3.飞沫传播: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、谈话、呼吸等 , 借飞沫形成“人→人”的传播 , 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。
四、鼠疫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?
鼠疫的潜伏期较短 , 一般在1-6天之间 , 多为2-3天 , 个别病例可达8-9天 。
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鼠疫分为腺鼠疫、肺鼠疫、败血症型鼠疫和其他类型鼠疫 。
(一)腺鼠疫最为常见 , 除全身症状外 , 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 。在蚤叮咬的局部出现疼痛、红斑 , 可以形成疱疹、脓疱甚至发展形成疖、痈 。叮咬附近区域的淋巴结出现肿大、疼痛 , 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化脓、破溃 , 使病人疼痛难忍 , 无法活动 。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腹股沟区的淋巴结 , 其次是腋下、颈部及颌下的淋巴结 。
(二)肺鼠疫病人病情进展迅速 , 病死率高 。以呼吸道症状为主 , 起病24-36小时内出现胸痛、咳嗽、咳大量鲜红色血痰 , 呼吸困难和发绀迅速加重 , 抢救不及时2到3天内死亡 。
(三)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 , 病人出现神志不清、谵妄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 , 可有皮肤黏膜出血、鼻出血、便血、血尿等 。病死率几乎达到100% 。
五、鼠疫可以有效治疗吗?
鼠疫是古老的细菌性传染病 , 临床上可以使用多种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 。病人如果能够早期就诊 , 并得到规范有效治疗 , 治愈率非常高 。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。

    推荐阅读